第二十三章 筹建大学(上)(1/ 2)
孟鸣在五丈河的北岸一块高地买了一千亩地,足足花了两万五千贯。这里地势比东京高了近四十米,取水不利,所以便宜了很多,只有良田的一半价钱。孟鸣准备在这里烧砖盖楼房,顺便试验烧一下水泥。烧砖倒是容易,孟鸣要烧的是红砖,和现在的青砖不一样,工艺复杂一些。孟鸣成立了自己的工匠团队,为建这大学,要投入大量的资金,还要整些这时代没有的新鲜玩意创收。
孟鸣把水泥的方子找出来,需要试制许多材料,比如耐火砖,黏土,石膏,耐火砖用高岭土烧制,孟鸣这件事交给祥叔打理,有了耐火砖,匠人按照他给的图纸建立窑,有五米高,能一次烧二十方水泥,叫人把立窑有火烘干,这也是细密活,不能烧出裂纹来,五天后 立窑可用了。孟鸣把水泥的原料配比交给祥叔,首先不能泄露,材料比较好找,烧制水泥熟料的原料有:钙质原料(如石灰石)、硅质原料(如砂岩、硅石)、铝质原料(如粉煤灰、铝矾土)及铁质原料(如铁矿石、硫酸渣、铜渣)。制水泥的原料还有:熟料、石膏、混合材(如矿渣、粉煤灰、炉渣、脱硫石膏、炼铁废渣等等)。
孟鸣先烧制的红砖,就先烧制了二十万砖块;水泥炉一成功,烧了一炉,大约二十方。孟鸣的原则是一边建一边烧砖,水泥用的少,可以三天一炉就可以。孟鸣现在是摸着石头过河,有些东西是边想到边干,比如钢筋,没钢筋就不敢盖三层了。最初的几批楼房盖两层。该教学楼比住宅楼要简单的多,教学楼规格都是八米宽,六十米长,上下两层,十个教室,每个教室容纳三十人,先建了五栋楼。能接受学生一千五百人。宿舍楼暂时不盖,当有钢筋的时候再盖,可以盖四层。
这时候先建围墙,学校的周长有七里,学校西面和北面有从五丈河引过来的水渠,有五米宽的样子,深约三米。孟鸣决定只建南墙和东墙,墙高有两米五高,差不多四里长。建教学楼和墙这总共用了近二百万砖。这些砖的成本就达两万贯,加上人工费及其他费用到了近三万贯。
现在是五月份了,孟鸣找到寇准,已公开炼钢法为代价,得以筹建一个炼铁作坊,由于现在盐铁国家专卖,有炼铁资格的个人作坊,全国只有十几家,寇准给孟鸣开了绿灯。孟鸣准备在五丈河边建一个炼铁厂,占地十五亩就行。寇准给走动了一下,孟鸣高薪从盐铁司的矿冶所聘请了一大批工匠,他直接一次炼钢的法子交给了一个叫杨可亮的老匠人。孟鸣任命他为炼铁厂的主事,他说道:“侯爷我觉得这个炼钢法很好,但是我觉得还是建个炼铁炉好,铁产量大,销量好。而钢则产量少,销量少。”孟鸣说道:“杨主事,言之有理,那就再建一个炼铁炉,不过按照我的图纸建造,若有困难就就及时告诉我,我来解决。”孟鸣决定用焦炭炼铁。于是又把炼焦之法交给杨主事。这几天,孟鸣告了十天假。人一直盯着,一座炼铁炉、一座炼钢炉、一座炼焦炉拔地而起了。孟鸣又设计了两个水里带动鼓风机的装置,分别用在炼铁炉和炼钢炉上,张主事直喊好。由于近三百人参与建炉,用了十天的时间,都是六米高的炼铁炉和炼钢炉建好了,点火烧炉。 炼铁之法和炼钢之法都告知这些工匠了,怎么冶炼就看他们的了。
孟鸣还得去给太子讲课,现在拼音识字法已经讲完。孟鸣编纂《大宋字典》的也印刷出来了,先印刷了三十册,今天孟鸣讲的是算学,接着举了个例子:有兔和鸭共40只,共有腿数112条。兔和鸭各有几只?比较简单,但只有太子做出来了,孟鸣讲解一番,又讲了几个运算法则,还有乘法口诀,又讲了十个阿拉伯数字,让他们死记硬背住,孟鸣讲的时间不长,大多讲例题。最后孟鸣又布置了作业。还是老样子,其他几位侍讲教授他们的课程。
下了课趁人还没走,孟鸣每人给了一本《大宋字典》,寇准和政事堂的大臣已送去了。众人都看将起来,太子也看得入神。最后张执中说道:“孟侍讲真是大才啊,神来之作啊,到时我们大宋就文兴昌隆了,到时学会这拼音之法,就会识遍这两万多字,而且每个字都注释了字意,还附有组词实例,到时大宋遍地都是读书人了。”鲁宗道也走过来说道:“孟侍讲,你推出的启蒙之书、活字印刷、《大宋字典》将流芳百世了,老夫佩服之极”。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